尾礦是指金屬或非金屬礦山開采出的礦石,經選礦廠選出有價值的精礦后排放的“廢渣”。這些尾礦由于數量大,含有暫時不能處理的有用或有害成分,隨意排放,將會造成資源流失,大面積覆沒農田或淤塞河道,污染環境。此外尾礦并不是 的廢物,尾礦中含量大量的有效成分,如果能將這些資源回收利用,不J可以較少資源的浪費,提高礦產資源的利用率,而且還可避免尾礦直排帶來的一系列為題如污染環境、尾礦庫泄漏等等。由于我國礦業起步晚,技術發展不平衡,不同時期的選冶技術水平差距很大,大量有價值的資源存留于尾礦之中。據專家測算,對現堆存尾礦中的有價元素進行回收,可回收2.1億噸鐵、300噸黃金、200萬噸銅,以及大量的鈦等稀有金屬,可創造數萬億元的產值。近年來, 出臺了一系列這方面的鼓勵政策,推動了我國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利用規模日益擴大,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升。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綜合利用規模穩步提高。
我國煤炭、銅、鐵、磷等 礦種的采礦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及綜合利用率逐步提高,全國約1/3的共伴生礦產資源實現綜合開發;粉煤灰、煤矸石、工業副產石膏等大宗固體廢物年利用量也逐年加大;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近60%,年利用量近20億噸。
二是綜合利用效益日益顯現。
通過綜合利用各類固體廢物,大量減少堆存占地,J2011年就減少了10多萬畝;煤矸石、煤泥發電裝機容量2011年達2800萬千瓦,相當于減少原煤開采4200萬噸;從鋼渣中提取出約450萬噸渣鋼,相當于減少鐵礦石開采近1740萬噸;全國從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10萬余家、各類回收網點30萬個,從業人員1800多萬人。這些雖然是2011年的數據,但是也充分說明了我們取得的成果。
三是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升。
一批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以煤矸石、煤泥為主要燃料的大型煤矸石發電機組陸續投入運行,全煤矸石燒結磚技術裝備達到**先進水平;組織實施“廢物資源化技術與示范” 科技計劃 專項,全面推進資源綜合利用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部分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獲得 技術發明獎和 科學技術進步獎,釩鈦資源、銅鉛鋅鎳锍礦伴生資源實現綜合開發,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技術逐步實現產業化。
隨著 對尾礦資源回收利用的重視,各種尾礦處理設備應用而生。比如隆中重工生產的以尾礦干排篩為核心設備的尾礦干排系統在金屬、非金屬尾礦處理中有了廣泛應用,有效的提高了尾礦資源的利用率,為企業創造了客觀的經濟財富,同時也避免了尾礦直排帶來的環境污染等問題,保護了社會環境。
文章:黃金尾礦處理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