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尾礦是選礦后的廢棄物,是工業固體廢棄物的主要組成部分。據不 統計,全世界每年排出的尾礦及廢石在100億t以上。我國現有8000多個國營礦山和11萬多個鄉鎮集體礦山,堆存的尾礦量近50億t,年排出尾礦量高達5億t以上,其中黑色冶金礦山年排放尾礦量達1.5億t。
尾礦直排不J需要占用大量土地,給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傷害,而且要投入各自處理和維護費用。而進行尾礦資源的綜合回收與利用,不J可以充分利用礦產資源,擴大礦產資源利用范圍,延長礦山服務年限;也是治理污染、保護生態的重要手段;還可以節省大量的土地和資金,解決就業問題,造福于人類社會,實現資源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效統一。那么如何實現尾礦的綜合利用?
針對鐵尾礦存在的問題,隆中重工推出了鐵尾礦處理新工藝。該工藝投資成本小、工藝流程短、干堆效果好、維護方便,用于鐵尾礦處理可有效解決尾礦直排造成的環境污染等問題,last實現資源、社會、環境三大效益的統一。以下是該工藝詳細介紹
鐵尾礦處理新工藝流程系統介紹:尾礦→旋流器(或濃縮池)→底流→尾礦干排篩→篩上達到干堆、干排,篩下→沉降池或尾礦庫或壓濾機
該尾礦干排工藝系統所需設備:1、渣漿泵、旋流器2、尾礦干排篩3、壓濾機4、其他的輸送設備自備
工藝系統流程解析:原礦經過破碎、篩分后球磨磁選形成尾礦,球磨機出來的尾礦濃度在20%左右,用渣漿泵將尾礦漿打進旋流器中,旋流器的底流進尾礦干排篩,經過尾礦干排篩的作業,干排出的尾礦含水量在15%左右, 可以達到干堆和運輸的要求,底流的渾水進尾礦庫或者想達到回水利用的可以進沉降池之后再用壓濾機.該工藝投資小回報高,且具有一些的靈活性,各個環節的設備可以有選擇的選用,例如不須達到回水利用,只上旋流器+尾礦干排篩就可以達到要求,如果后續的又想達到回水利用可以再加壓濾機等設備。
尾礦干排工藝在鐵尾礦處理中的應用,有效的解決了尾礦濕排帶來的環境污染、占用大量土地面積、尾礦庫security隱患等問題,大大降低了選礦企業的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實現了尾礦資源的二次利用,做到了經濟、環境、社會效益三者的統一。